在编年史中有关吕纳堡最早的记载是956年,即与采盐相关。传说,当地居民发现他们“坐在"财富之上是出于偶然: 有一个猎人用枪打死了一只在水泡子里的野猪,然后他把猪皮晒干,发现 猪皮上面有好多白色结晶,这就是盐。吕纳堡的盐是汲取地下,然后熬制而成。很长时期内 ,吕纳堡垄断了对德国北部的盐业专卖权,并被视为汉萨同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:商人都用借用盐来保存商品。有一个时期是不伦瑞克 - 吕内堡公爵家族管治理城市。14世纪市民举行暴动,乱民摧毁了他们位于石灰山上的城堡,并获得了独立帝国城市的地位。吕纳堡人把商业利润都投入到建造红砖建筑上。这些建筑一直保留至今,只是一些房子有点儿倾斜了,这是由于人们直接在这些建筑下面采盐所导致。 随着盐价格下跌,十七世纪时,城市的繁荣逐渐没落。 即便如此,盐矿在1980年才关闭。现在,在盐矿原址建立了“德国盐业博物馆”(Deutsches Salzmuseum) 。盐井被用来为温泉浴(Salü Spa)蓄水 : 富含矿物盐的水帮助解除疲劳,气化的盐有利肺部健康。
吕纳堡的城市名片——木制老吊车Alter Kran,标明日期为 1797年。其实,吕纳堡港口早在1330 年已经有了第一台吊车。那时候利用吊车把盐装上船。吊车由囚犯们手动操作运转。起重机旁边是老百货大楼(Altes Kaufhaus)。大楼原有的装饰在1959年的火灾中被烧毁,不过18世纪的巴洛克式的正面墙保留了下来。2010年这里开了一家宾馆。
吕纳堡老市政厅(Altes Rathaus) 建立于1230年,因为这里现在是市长办公室,所以只有跟随导游才能入内参观。建于8世纪的圣约翰浸信会教堂(St.Johannis-Kirche)很值得参观,只为一睹著名的巴洛克式管风琴——约翰•塞巴斯蒂安•巴赫曾经用此琴学习弹奏。众所周知,父母去世后,未来的作曲家巴赫在吕纳堡住了几年。在教堂对面有一座“黑房子”,是在1548年用深灰色的砖建成。这里曾经是啤酒厂,餐厅,商店,银行。20世纪下半叶,这里曾经是工商会(Industrie- und Handelskammer)的总部。在14-15世纪重修的圣迈克尔教堂(St. Michaelis-Kirche)见证在了1701-1702年间巴赫曾在此上学。他在教堂唱诗班演唱,并在管风琴家和作曲家乔治·伯姆(Georg Boehn)门下学习。
在伊尔梅瑙河对岸是吕纳堡的美食区,这里有所谓的“酒吧一英里”- Stintmarkt。此处最惬意的是坐在可以俯瞰河景的露台上,品尝著名的当地传统菜,比如:烤羊肉(Heidschnuckenbraten)和胡瓜鱼。本地最常见的蔬菜就是土豆、芦笋和甘蓝。从八月到九月最受欢迎的菜是一种用青豆,加上梨和熏肉做的汤。吃饭的时候桌子上一定要有熟灌肠(Kochwurst)。用猪头肉,五花肉,油渣,羊肉,肝,再加燕麦片做的腊肠叫克尼普(Knipp)也很受欢迎。以前,克尼普被看做穷人吃的菜,可是现在克尼普是喝当地啤酒«Lüneburger Pilsener»或者荷兰琴酒«Heideküsschen» 的下酒好菜。喝咖啡最好去施罗德林荫道(Schröderstrasse),那里的荞麦蛋糕同样值得品尝——用荞麦面、帚石楠花蜜做的,中间夹着水果、酸奶、蔓越莓 ,点缀着奶油和巧克力屑。
身处吕纳堡,随时会成为《肥皂剧》的主人公。在德国,吕纳堡市首先让人联想到电视剧“红玫瑰”(Rote Rosen)。这部电视剧从2006年开始播出,已经超过1650集。拍摄就在城市的街道和虚构的酒馆«Magi»里进行,实际上是在Bergström 酒馆。
在吕纳堡常各种各样的活动。春季狂欢节同时伴随着烤华夫饼,逛游乐场,以壮丽的焰火结束。每年七月吕纳堡举行本地区规模最大的音乐节,前来参加的有音乐、舞蹈、运动等团体。最后一天是卡拉OK决赛。九月吕纳堡举行“啤酒节”,政府提供能容纳两千人的帆布蓬和有六百个座位的露天看台。十月,为纪念吕纳堡的历史举行滚木桶比赛,得胜者成为“盐大师”(Sülfmeistertage) 。 十二月在圣迈克尔教堂前举行圣诞集市,整个教堂广场充满烤栗子、腊肠和热葡萄酒的香味。